5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的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拥有五年模特经历……这些“光环”都集中在一个21岁的女孩身上,她就是张安琪。最近几天,这名复旦大学的“全能型学霸”,因卓越的成绩以及出众的形象,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并被网友冠以“女神学霸”、“门萨女神”等称号。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安琪是个青岛嫚,2010年毕业于青岛二中。
复旦学霸蹿红网络
在复旦大学2012-2013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复旦四大学霸亮相,张安琪因拥有多个“头衔”,被称为“全能型学霸”。随后,她迅速走红网络,“刷新学霸高度,真是太厉害了!”网上一片赞叹之声。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张安琪,一听是家乡媒体,她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她告诉记者,昨天辅导员已经帮她拒绝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了,她不想让大家说她在炒作自己。“我不太喜欢‘门萨女神’或是‘女神学霸’这些称呼,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或者是什么女神。”张安琪告诉记者,她只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专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她觉得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智商,而是韧劲以及对科研梦想的坚持。
讲述:
大一就开始独立写论文
根据张安琪提供给记者的资料,她1992年12月生于青岛,2010年毕业于青岛二中,当年高考以675分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材料化学专业,目前本科大四在读,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同时她还是上海新东方托福教师、国家认证翻译。
“其实在成绩背后,有很多次的失败。”张安琪说,大学期间她经历了失落与喜悦,体验了汗水与泪水,从稚嫩走向了成熟,由单纯走向了广博。她在大学主要研究纳米材料,大一就开始独立写论文,认真阅读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完成的初稿却被导师打了回来。于是,她再次阅读了几千篇文献,逐字逐句修改十几遍,最终才成就了第一篇SCI论文。而就在这期间,她的许多同学活跃在学生会和社团当中,他们的付出立竿见影,很快脱颖而出。因为数次与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擦肩而过,她曾彷徨过,难道真的要终身从事科研工作,奋战在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投稿、被退稿的循环之中吗?
“我骨子里是一个不甘平淡、享受挑战的人。既然决定要走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完。”张安琪说,两年后,她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论文几乎可以一次通过导师的审查。这时她才明白,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分享:
成功靠“拼命努力”
同样,19岁加入新东方教师队伍,成为最年轻和最受欢迎的教师,也是来之不易。“托福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年龄比我要大,我站在讲台上总是缺乏权威感。”张安琪说,为了锻炼讲台上的气势和激情,获得老教师和学生们的认可,她每天中午站在复旦大学的光华楼下旁若无人地练习演讲,周围的人都会奇怪地看着她,但她毫不在意,还与他们眼神交流。这种锻炼收效极佳,在最后的试讲中她成功打动了评审委员会。过去的两年中,她累计面授学生数千人,授课班级最大规模超过200人。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本科生,不把自己当女生,也不把自己当年轻人。”张安琪在微博上写道。虽然努力学习,但她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每天睡7小时左右。“大一的时候也试过熬夜,但是发现熬夜之后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总体效率会降低,所以我再也不熬夜了。”张安琪说。
“如果我是大家眼中所谓的‘天才’的话,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天才’绝对不是能轻易成功的,而是需要拼了命地努力。”张安琪希望分享她经常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到结局。”
规划:
未来希望静心做科研
对于未来,张安琪表示将从事科研工作。“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沉稳的心态和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会始终保持初心。”张安琪告诉记者,在新东方任教也仅限于上大学这段时间,毕业后她计划出国留学。等到读完博士,她希望成为教授,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安琪的父母都是高中老师。“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我的独立性。”张安琪说,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她:“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所以她从小就会做饭洗衣缝纫,习惯自己解决各种困难。
关键字:女神 学霸 小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