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广告

过年啦~在青岛如何置办年货

2015年02月06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Mr.shirley
  时光飞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年货上的花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纵观古今,无论是准备什么年货,从中不难看出,青岛老百姓传承的是孝道、亲情,同时也是对来年的殷切期盼,对后代的期冀与祝愿,尊老爱幼,财多人旺,求福禳灾,是年俗亘古未变的主题。
  廿三,糖瓜粘;廿四,写大字

  年货清单:糖瓜、点心、对联、窗花

  需要置办的年货清单,一般要从腊月廿三算起。因为到了这一天,青岛人叫过“小年”。此时,青岛街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

  青岛文史专家王铎告诉记者,天还没亮的时候,卖糖瓜的小贩,就会挎着篮子在里院里到处转悠,嘴里还念念有词:“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糖瓜是这一天必须吃的正宗传统小吃,因为这一天是祭灶日。为什么小贩说灶王爷本姓张呢?原来,传说灶王爷叫张单,是个富二代,媳妇李氏很贤惠,但不能生育,被张单休了。后来娶的老婆好吃懒做,把他的家产败光,张单无奈到处讨饭,讨到李氏家,发现她靠自己的双手已经攒下一份家业,张单羞愧难当,扎进灶坑烧死了。张单升天后向玉皇认错,被封为灶王爷,成为天地间的使者。他每年腊月廿三都要回天宫给玉皇大帝汇报,玉帝据此奖善惩恶。平度辞灶仪式比较复杂,平度史志办的刘敏松告诉记者,傍晚,把“灶马”(附有年历的灶神像)上部印有“灶王骑马”图案的“白头儿”剪下,把主体部分的灶神像贴在灶后,特意供奉麦芽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如果家有丑事,麦芽糖黏,正好黏住他的嘴,让他少说坏话”。然后,把“灶王骑马”的“白头儿”,连同烧纸一起焚化,送灶王爷上天。除夕之夜,再将“灶王爷”迎回。

  除了糖瓜,点心也是过年必备,青岛以前流行用牛皮纸包装、红纸装饰的桃酥,因为物资匮乏,这种现在稀松平常的点心过去是小孩、老人的特权食品,尤其是老人。每年春节过后,老人们都会收到很多,而老人又疼孩子,往往留给家里的孙子、重孙子吃。小小点心,蕴含的是孝道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到了廿四,就该“写大字”了,也就是买春联写福字剪窗花。春联又叫“门对”,对仗工整,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刘敏松说,据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 ,乃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提起春联,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不由得想起了老四方路的年货大集,从“腊月初八直到腊月三十的上午,四方路一带人声鼎沸,非常热闹,四方路是主街,卖各色年货,芝罘路是菜市,黄岛路是水果市,潍县路上是文具摊和书摊,博山路是年画、春联市”。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春联市上就能看到武侠小说家王度庐(著有《卧虎藏龙传》等)的身影,“当时虽然王度庐已经小有名气,但因为那个年代不重视版权,他的小说频频遭遇盗版,根本没人给他稿费,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能靠卖春联为生”。当年的春联都是手写,“写春联的先生会提前跟买者沟通,问经商还是文人,需要贴在什么位置,然后才下笔创作。”鲁海说。现在春联多以印刷为主,内容流于形式,没了独特的韵味。

  剪窗花是青岛老一辈人的传统手艺,现在仍在流传。在王铎看来,窗户就是窗花艺人的才艺大比拼,“当年谁要是剪个老鼠娶亲就厉害了,因为这个非常难剪,既有聘礼又有轿子、演奏者,还有媒婆,场面异常宏大”。

  廿五,扫尘土

  年货清单:红席、泥老虎、鲜花

  “过年”讲究的是除旧迎新,因此,过年的第一步就是“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除尘的风俗。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刘敏松说,平度年终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扫尘肯定要用到扫帚,在城市中,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塑料小笤帚,而在乡村院子里,纯手工制作的竹条大扫帚,则是扫除院落,清除霉运的必备利器。

  除去旧的,为的是迎接新的到来。在黄岛区泊里镇,需要购买的一个重要物品就是红席,“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在他们心目中,婚庆嫁娶、喜庆节日都离不开一炕红席。竹席很平常,那么红席是怎么来的?泊里的老席匠们都把孙膑当成红席的创始人,是祖师爷。相传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生活穷困、身无长物,便用当地广泛种植的高粱秸秆 ,亦称秫秸 ,劈成篾子编成席子使用。秫秸原本为白色,因为孙膑膝伤未愈,编席时鲜血滴在席子上便形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为了纪念孙膑,百姓按孙膑的方法编席铺在炕上,并把这种席子叫做红席。

  曾在原胶南史志办工作过的文史学者彭煜文告诉记者,“以前百姓们生活窘迫,买不起新席子,只有等到年节的时候才舍得换一张,即便如此,新席也是一般从除夕铺到初三,摆个面子,等串门的人少了就赶紧换下来,把旧席子再铺上,等到彻底坏掉了再换。”由于床和席梦思的普及,红席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畅销了,“也就是老人用得多”。现在的红席正在转型,由实用性向工艺品转变。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已经体会不到一件新衣带来的惊喜,出生于1980年以前的人们恐怕大都有深深的记忆,过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买新衣新鞋的日子,大人省吃俭用一年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春节前穿一身体面的新衣服,即使买不起,也得扯上几尺布给孩子做一身。如果手头还有结余,就会买点“糖人”“泥老虎”回去给孩子一个惊喜。青岛的泥老虎特别值得一提。“小孩小孩儿恁别(bai)哭,我给恁买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段歌谣让鲁海印象特别深刻。它包含着泥老虎的主要“受众”、玩法以及价格。用两手捏住泥老虎的头和尾,用力反复挤压就能发出“咕嘎”的声音。王铎说:“泥老虎是孩子过年时最喜欢的传统乡土玩具之一,玩法不一,一般是互相手执泥老虎,摆出二虎相争的样子来,虎头对虎头‘撕咬’,其实这是比赛谁的老虎叫声更大,更清脆”。老虎比较受欢迎,中国人说男孩子喜欢说虎头虎脑,帽子鞋子也都带有老虎,“不仅为了辟邪驱妖,更是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结实健壮”。

  作为文人,鲁海过春节还拥有一份浪漫,他会和家人一起到四方路市场上买一束漂亮的迎春花 ,“是专门培育的,都是花骨朵,开起来是黄色的,很好看”,迎春花最便宜,同时也能给家里带来一些生机,给冬日带来一丝暖意。

  廿六来煮肉;廿七杀公鸡

  年货清单:猪头;鱼;鸡

  到了这一天,就要开始忙活餐桌上的必备品了。忙活了一年,不但辞旧迎新,而且会到集市上,把能够购买的最好 、最丰富的餐桌食品买回家,民以食为天,吃才是最需要讲究的过年方式。

  猪头是大多青岛人餐桌上的必备食品,老家是崂山的王女士家每年都会备上,“以前还买刚杀的,自己回家褪毛蒸煮,现在都买现成的”。过年吃猪头的习惯在青岛流传了很多年,一方面是因为猪肉是汉族人们的餐桌主要肉食,到了年节,家家户户都会杀头猪来丰富菜肴。刘敏松说,人们虽然平时省吃俭用,但年三十中午这顿团圆饭却极其舍得花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祭祀所用。

  在青岛人过年的餐桌上,最有特色的要数鱼。加吉鱼、刀鱼、鲅鱼、黄花鱼……各种海鱼散发着鲜味,同时也象征吉祥:年年有余。王铎告诉记者,过去青岛过年穷苦人家一般都会买鲭鱼,因为这种鱼非常便宜,“一分五、两分钱一斤,一毛钱能买七八条”。冬天如果没有新鲜的,就会买鲭鱼罐头。在王铎的记忆中,当年鲭鱼的一道著名菜肴是茄汁鲭鱼,用西红柿和鲭鱼做的,是他印象中的美味。

  而在王哥庄、沙子口等地,还有一种“以臭为香”的本土菜肴——想鱼(鲞鱼)。在当地,“想鱼”不仅是过年祭祀必须要有的一道菜,甚至有一句“无想鱼不成宴席”的俗语。其实“想鱼”是腌制的白鳞鱼,白鳞鱼是青岛本地较为常见的一种海鱼,同鲅鱼一样,不能人工养殖。发酵得好的“想鱼”,身上发红,蒸出来后,粉嫩可口,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年的气氛。在即墨,过年时也有一道必上菜系:豆腐炖鱼,意思是都有福气,鱼一般是干鲅鱼,和豆腐炖在一起,营养又能讨个好口彩。同样能够听起来好听的还有鸡,杀只鸡摆上桌,意为“吉利”,四喜丸子、鱼和鸡,一起组成吉庆有余。

  在青岛乡村,过年还有挂宗谱祭祖的习惯,民间叫“挂轴(zhu)子”。刘敏松告诉记者,在平度,做好一道菜,要先给供桌上一份。上供桌的菜,碗顶上要放几片菠菜叶,菜叶中间再放上一颗大枣。菜做全了,供桌也摆齐了。供桌的食品还要有年饽饽、水果、酒等,祭器有香炉、蜡烛、竹枝、柏叶等。宗谱下的供桌北边,摆放写着近祖姓名的牌位,叫请神主。大人在家请神主时,要事先打发孩子到先人的坟上送“吊纸”(特制的可以剪开的彩纸,缠在谷子秸上),相当于戏台上的“马鞭”,请祖爷祖奶回家过年。家中长辈点香、插香,带领全家男性子孙向宗谱行三拜九叩大礼。在城阳流亭,胡峄阳后人告诉记者,包括胡氏后裔在内的很多流亭人还会到胡峄阳祠拜上一拜,祭祖,祈福。接下来家长要亲自给各家庭成员斟酒沏茶、夹菜盛饭,全家气氛欢悦、互道祝福。鲁海说:“青岛人过年,除夕夜的第一道菜一定要吃‘和菜’,就是把菠菜、红白萝卜、粉条拌在一起,寓意新的一年和和美美。”

  准备一个月的吃食,就是为了年夜饭。这顿饭敬酒也有讲究,根据《青岛城市民俗》记载,一般情况下 ,小辈要先给老辈敬酒,对老人一年来的辛苦表示感谢;儿女再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小孩子也端酒碰杯互相勉励。

  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

  年货清单:榼 子、花样馒头、枣饽饽

  馒头是青岛的特色,远近为名,王哥庄大馒头甚至成为黄渤工作室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舒淇更是晒在微博上,让她成为了馒头“代言人”。现在,人们过年,往往会到市场上去购买现成的,而实际上,在风箱(xian)“当道”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做。

  用大锅蒸馒头 ,不但体现了家人的齐心协力,还让屋子热气腾腾,正所谓蒸蒸日上,迎合了节日热闹的气氛。

  以前,做馒头是个大工程,因为不但要做出全家人的,而且还得是一个星期到10天的量。“以前家家户户孩子都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家大多都是兄弟姐妹3个以上,我一个同学甚至有12个哥哥姐姐,他最小,排行第十三,每天晚上睡觉前,父母都得过一遍数。”人多嘴多,“五六口之家发面至少得20斤,再多了七八口甚至十几口人就需要四五十斤了”。

  过年的馒头花样繁多,根据榼子形状来定。王铎说,一般人家买榼子最少买12种,多的有36种、48种,甚至72种,榼子的形状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寿桃、元宝等。“以前做馒头不光是自己吃,还会送人,比如元宝、鱼形、寿桃等都可以送给亲戚朋友,祝福他们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寿比南山,这是对外形的,还有对内的,比如,给孩子的,就会做成小猴子,希望孩子吃了以后能够变得更加机灵、聪明;给女孩的就做成花篮形的,希望孩子变得更加漂亮;给家里爷爷辈的就做成葫芦形的”,王铎说,葫芦的寓意很深,“葫芦以前是用来装酒的,做这样的馒头是希望爷爷喝完酒以后能够变得糊涂一点,其实就是希望他老人家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家里的事情别太认真,如果他要较真,这年就没法过了,老人糊涂,年轻人明白,这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也是家庭和谐的根本”。

  各种动物做完了,还剩下一点面,就会直接搓成“蛇”,青岛人称为圣虫,“圣”是“剩”的谐音,有剩下的意思,“和年年有余的意思很像”。面食的制作中有很多内外的门道。

  另外,有人还会包上一盖垫豆包,寓意是“都能吃饱”,或者用小米面蒸一锅黄糕 ,或用枣做一个大枣糕,寓意“年年步步登高”。

  在平度,以前到了腊月廿九还有贴年画的习俗,“廿九,贴倒有”。刘敏松说,在平度,腊月廿九前后,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屋、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年画。贴年画也有很多的规矩。人们都喜欢贴《五子登科》、《观音送子》、《吉庆有余》等,寓意家庭美好 ,人丁兴旺。新婚夫妇过年时,家里老人要送给小两口一张大胖小子的年画。富裕人家贴年画更加讲究 ,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门神分文武两种,大门贴的是武门神,武门神多以秦琼与尉迟恭两位盛唐名将为原型。进入院子后,在外屋的门上贴的是文门神,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在屋子里面的门上,还会贴上一对门童,寓意为“多子多福”。这种习俗现在乡村还有,但在城市中已经逐渐淡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货清单:饺子、鞭炮、滴答锦

  《胶澳志》记载:青岛“衣食住之嗜好,乃混合南北各地风尚而成”。因为青岛“多由河南、福建、云南迁移于此,聚族而居”,所以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色,吃饺子便是如此。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尽管如此,但其实饺子是北方的主食,在青岛有喜欢吃素的,也有喜欢吃肉的。为了给家庭增添乐趣,也为了带来好运,不少人家会把硬币放到饺子里,为的是吃出“财”来。包饺子时也都有说法,如果包完发现剩下的是菜馅儿,就会说来年有财(菜的谐音),如果剩下的是皮,就会说来年有福(皮是包馅儿的包袱,谐音包福),如果什么都不剩,来年就会财福双全,完美!

  除了准备一大桌子菜,吃饺子、守岁以外,青岛开饭的时候还要放鞭炮、烟花,初一凌晨零点时刻更是此起彼伏。

  鞭炮起源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过年放鞭炮这一习俗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以前,人们认为是要驱除一种叫“年”的怪兽,但其实在古代传说中“年”应该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把大年三十那天叫“除夕”,把初一称为过年。

  在青岛曾经有一种名叫滴答锦的烟花,让老人们印象深刻。滴答锦是一种传统的儿童烟花,样子就像一捆铅笔,一头有火药芯,燃放起来火花四溅,“我小时候不敢放鞭炮,经常买些滴答锦来过过瘾”,鲁海笑着说。滴答锦名字何来?王铎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它燃放起来,火花就像水流一样,一直滴滴答答的,“这么多滴滴答答的火花铺在地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锦绣图画一样,所以称为滴答锦”。

  到了初一,就到了拜年的时候了,对于一些大忙人,青岛还有“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意为只要不过元宵节就不算晚。“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大人们交流感情,孩子们最为激动,因为给长辈拜年往往会收到丰厚的压岁钱,有些青岛人也叫“压腰钱”或“磕头钱”。“压岁”就是把去年的“秽气”压跑,使得孩子来年“魁星高照”“学运亨通”。

  刘敏松说,平度走亲戚的时间已经提到了正月初二,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而莱西的习俗则是“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娘放最后”。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60年代,一般是饽饽、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上世纪80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蛋糕、美酒、蜂蜜等;上世纪90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如今,多是水果、酒、奶、茶、保健品等。(转)
编辑:Mr.shirley
更多
   TAGS
   青岛 | 年货 |
一键分享,共同成长!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微信号:游金地(youjindi20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9113人参与 | 评论0
登录 (请登录发言,遵循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本内容有任何意见建议,欢迎在此进行反馈。
  • 1
  • 2
  • 3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 @ 2013-2014 www.youjindi.com 鲁ICP备11011247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青岛网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