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做为青岛的城市名片,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2年清政府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在青岛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在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936年,由市政府会同专家市民共同评选的“青岛十景”中,以栈桥为主景的“飞阁回澜”成为其中的第一景。
可以说,栈桥不仅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百年的风风雨雨,它是一个地理符号,也是文化标签。象征着海洋文化的码头,与具有中华传统建筑风格的回澜阁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浑若天成,很好的诠释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但是,现在,如果一个初来青岛的外地人下了火车,走到相隔不远的栈桥边,眼前的景色与他的想象恐怕有一定距离。青岛海滨的自然景观无可挑剔,但是栈桥周边的环境却有很多问题,随处可见的卖伪劣商品的小商贩,有地区特色的照相摊,用大喇叭拉客的游艇商户......嘈杂、无序、低档,是栈桥旅游环境的真实写照。
对栈桥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大的清理,势在必行,且非常紧迫。因为这不仅仅关乎城市环境的优劣,甚至影响着青岛的旅游环境和城市形象。
长期以来,前海一线景区不仅缺乏有效的管理,而且在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方面停滞不前,一直在“吃老本”。所以我们看到,栈桥仍然是那个栈桥,即便再度重修,也没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更为让人失望的是,发展理念的落后,让栈桥失去了原有的气质与内涵,档次不断下降,逐渐成为了“屌丝”的聚集地。甚至很多青岛人早已经失去了游览栈桥的兴趣。
所以,如何让栈桥更具文化内涵,更有城市特色,成为游客眼中名符其实的青岛城市名片,真的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