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广告

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多途径弘扬汉文化

2015年04月14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潇潇
  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2014年接待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走出博物馆,建立汉学馆,举办社会科普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知识和汉画讲座,到美国办展览,接待国内外前来参观交流的社会团体等。
  据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馆长杨敏介绍,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2014年接待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走出博物馆,建立汉学馆,举办社会科普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知识和汉画讲座,到美国办展览,接待国内外前来参观交流的社会团体等。杨敏表示,希望通过更多努力,让更多人接触了解汉画像砖,更好地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截至目前,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共接待中小学生约1.5万人次,特别是6、7、8、9月份全市及其他外地中小学生参观人数较去年都有所增加。今年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还专门开辟了学生亲手体验拓片制作专区,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接待了约20个省份的大学生约1.2万人次。其中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本市大学生的参观人数明显增加。

  多种方式弘扬汉文化

  走出博物馆,建立汉学馆。今年5、6月份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分别在市北区上赢小学和崂山区汉河小学建立了汉学馆,让同学们不用到博物馆随时随地就能了解汉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举办社会科普活动。5月18日2014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崂山区科技局(区科协)与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联合举办“参观汉画像砖看领先世界的汉代科技”主题展。9月20日到26日2014年全国科普日暨青岛市科普节期间,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积极主动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汉画的活动,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汉画知识。

  举办会议讲座及展览、承办学术会议。5月17日由市社科联、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在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举行,由青岛科技大学传播学院王才路教授主讲,吸引了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听讲座。9月25日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馆长杨敏受邀,在青岛二十六中举办“推广汉文化知识讲座”,有上千名学生参加。9月16日由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主办,由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碑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北京故宫、上海、河南、陕西等各大博物馆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推动汉画走向世界

  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被青岛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青岛市文化局定为“海外华裔青少年青岛市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来自英国、西班牙、韩国的海外华裔寻根团参观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被世界艺术研究会定为“中国汉画艺术交流中心”。11月10日到18日该馆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二楼456画廊举行“会说话的砖石”汉画拓片世界巡回展首展。

  2014年年初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与30多家旅行社签订协议,乘“崂山游世园之风”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也迎来了大批国内外考察旅行团。德国友人、日本友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楹联书法协会学习班、尚金普惠金融培训班、青岛玫瑰联盟、青岛读书学会、青岛市国学学会理事会成员、日本旅游专家团5人一行等参观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巨著《中国》里提出来的,他用“丝绸之路”定格了人类近3000年的交往史,从此这个浪漫的名字就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西汉时,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将丝绸带到了欧洲,当时德国、法国的贵族,穿的是中国的丝绸,其他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时尚,便将一小块丝绸缝在自己的胸前,由此可见中国汉朝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也可以说,汉时中国可以使世界充满青春。今天,我们更有责任在世界范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汉画走向世界。

  挖掘汉画像砖的文化价值

  画像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说的秦砖汉瓦指的就是这种空心大砖,这种空心大砖是在秦国时期就已经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当时也出现了少量的画像砖,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这种空心大砖成了汉代人抒发感情、彰显个性、记录生活的载体,汉代人在砖上创造了一个集神话、历史和现实三混合的五彩浪漫的艺术世界。

  从艺术形式上,汉画像砖是采用绘画及雕刻技法,在空心大砖及实心砖上作画并雕刻,其内容丰富、构图简洁、线条飞扬、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是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五彩浪漫的艺术世界。它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冯其庸先生称汉画像砖是“敦煌前的敦煌”。

  从汉画像砖上,我们不仅可以穿越时空,直接看到我国2000多年前辉煌灿烂的文化,感受汉画中所体现出的儒家“中和之美”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享受文化强国的魅力,而且可以全面了解汉代这一历史时期长达400多年的历史面貌。整理推进弘扬中华文化,既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这样的使命感,那么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将带着他的13亿子民,浩浩荡荡地、充满自信地融入世界大潮。
编辑:潇潇
更多
   TAGS
一键分享,共同成长!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微信号:游金地(youjindi20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录 (请登录发言,遵循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本内容有任何意见建议,欢迎在此进行反馈。
  • 1
  • 2
  • 3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 @ 2013-2014 www.youjindi.com 鲁ICP备11011247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青岛网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