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地】讯 现在20岁以下的青岛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叫“街里”,其实就是指中山路。小的时候,周日上“街里”是每个孩子的梦想,那里有全青岛最好的百货商店——青岛第一百货商店(现在百盛对面邮局用房)、青岛最全的体育用品店“环球”、价格另人轧舌只能闲逛的工艺美术商店、被戏称为“老婆孩子商店”的是妇女儿童商店,更不用说百年的盛锡福、谦祥宜、春和楼了。百盛原先的位置是青岛一家著名的免税店和一家漂亮的30年代建造的老邮局,漂亮的很,可惜后来就因为合资建设百盛被拆除了。
中山路
现在的中山路落寞的很,我一般只有在百盛打折的时候去看看,顺便拐到四方路吃几个青岛“苟不理”包子解解谗。提起吃,青岛饭店的包子不得不提。青岛饭店的包子好在用料讲究,他们用的面粉那时说应该叫“特等粉”,面白且筋斗,馅料也绝不马虎,一大团肉馅加一点点葱就齐了。而肉馅搅拌后要放置常温“省”几小时后才可以包制。当年青岛饭店的红火简直都无法想象。去那里吃一顿包子简直就是每个孩子的梦想。大厅里除了排队的人,再有的就是逛街里累了的大人们在吃包子喝啤酒。依稀记得啤酒是用大玻璃杯装的,好象要交杯子押金吧。后来有一阵,青岛饭店推出了“西式包子”,就是中式汉堡。一团肉馅挤在面包胚上,用烤箱烤制。每个一毛五,可惜卖了不久,就因为大众的不接受而停了。不过,说实话,味道真不错,只是肉馅有点少,又贵了5毛钱,过日子的百姓当然要多权衡了。后来包子开始涨钱,用料也慢慢开始缩水。当包子最终变成一块钱一个的时候,青岛大包就被大众抛弃了。
中山路
现在中山路格林豪泰酒店的地方,70年代是青岛食品商店。里面是青岛最全的卖各地食品的地方,糕点就不用说了,各地包装精美的小食品琳琅满目。在夏天,逛街的人们总会在这里驻足,一毛五一杯酸梅汤,再花一毛买个冰糕,边喝酸梅汤,边吃浸在酸梅汤里的冰糕,那个清凉和惬意简直无法用文字或语言来形容。
去栈桥玩累了,回来的时候,会在今天发达商厦位置上一家谷香村的小店里吃一碗面条。他们的面条好实惠,排骨面会有2大块油炸过、咸中带甜的排骨,而香菇面的那种异香在门外就能闻得见。
在中山路中段“波螺油子”,有家回民的店‘馅饼粥“做的东西很纯正。经常去吃羊肉砂锅,还有一次上2楼,吃过一次涮羊肉。
中山路北边吃东西,就只能在劈柴院解决了。那里的饺子还有豆腐脑是一绝。
在劈柴院吃的最多的是从中山路进去右首第一家的锅贴。味道很棒,冒着热气个个油光瓦亮的上来,很快就被下肚解决了。老板娘是个老太太,有六、七十岁了。后来就换了她的女儿看店了,据说老太太女儿有不少,全家人的收入就靠这看起来很普通的锅贴。有个胖女儿印象太深刻了,每天站在柜台后面就像个冲气过头的玩具模特,头发高高地吹起,仿佛时刻准备上舞台表演。眼圈永远是黑黑的化装方式,及尽夸张。还有手上,十个指头恨不得戴十一个戒指。我想,我从她那里明白了什么叫“恶俗”吧。他们的锅贴真的好诱人。每次我都吃的很饱。但他们家的稀饭搀假严重,放太多的碱。以至于用筷子沾点醋,不小心滴到稀饭碗里,部分稀饭马上变白了,像做化学实验啊。
随着东部的崛起,中山路逐渐没落了。现在好象一直有人在呼喊振兴中山路,建了百盛和大体量的仿古建筑也并没吸引人气。我不相信未来的中山路能再次红火,就像那些美食一样,永远地消失了。如今,人们的口味已经变化了,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可能靠你一个口号就能振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