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游金地】讯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景点介绍:
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规模。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与山门对应的是青岛天后宫正殿,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高2、8米,是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整个正殿内显得庄严肃穆。正殿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龙王殿,正殿两边庑房为民俗博物馆,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间工艺的大全,是一中国民间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民俗艺术的写照。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青岛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天后宫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金陵十二钗等红楼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箫引凤图、敦煌飞天图等。天后宫内,古木成荫,绿草茂盛,是典型庙宇与园林风格的有机结合。戏楼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前院有四株冬青树,其中靠墙的两株为法国冬青,花坛两边的两株为本地冬青。前院东西厢门前是两株桂花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满树的桂花会使整个院落清香飘溢。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寸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1996年,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殿宇十六栋,分别为天后圣母殿、龙王殿、督政府、六十甲子星宿神殿,供奉天后、龙王、文武财神、六十甲子星宿神等诸神像。其余殿房有民俗博物馆举办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各项展览,常年对外开放,接待中外宾客。这里是青岛市区一处著名的文化旅游景观,也是研究青岛民风民俗的重要基地。天后即是妈祖,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妈祖神是人们为了纪念林默娘而塑造出来的。林默娘是福建莆田县湄洲屿红螺乡“林善人”林愿的女儿,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排行第七,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她出生都满月了却从未哭过,因此,取名默娘。默娘从小长在海边,很快学会了游泳。十几岁就时常跟父亲和哥哥出海。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大台风,船翻了,默娘奋不顾身救起了父亲,找回了哥哥的尸体。此事发生在一个弱女子身上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后来,默娘经常在海上帮助那些遇难的渔民,尤其在夹门乡为渔民们办了很多好事。可是林默娘28岁的时候,竟身染重病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特地在湄洲屿建了祀庙,称“通贤灵女庙”,以后受封为顺济神。随着沿海人民对澎湖的开发,渔民们也在澎湖为林默娘立像建庙恭祀,称她为“天妃”或“圣妃”,也称“妈祖”。而妈祖仅活了二十八年,代表着二十八星宿。
历史:
德占青岛时天后宫险些被拆除市档案馆揭秘这座历经五百余年风雨的“中国大庙”历史
老青岛人都知道有句话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在从德国征集来的青岛最早的胶片影像资料中,有一段记录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人过年时天后宫的热闹景象,来这里上香祈福的市民络绎不绝。从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出天后宫在青岛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占胶澳后,天后宫曾经险些被德国人拆除,是胡存约等青岛人联络众人奋力抗争,最终保存下了这处中国传统建筑。市档案馆介绍了这段历史。岛城最早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
青岛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所在区域有不少欧式建筑,而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天后宫能够在德占时期的欧人居住区得以幸存,还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
1898年德占胶澳后,德国对青岛进行城市统一规划,沿海一带被划定为欧人居住区。而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天后宫成为德人的障碍,他们急欲拆除,移往他们划定的中国人居住区另建。
天后宫是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建设的庙宇,是渔航人家寄托希望、祭祀神灵的圣地,容不得轻易乱动,外人肆意移建更是大不敬。但是,德人侵占胶州湾后,把持了地方的一切大权,中国人没有伸张正义、维护权益的地方。
当时,能够代表同业参与市政的市民仅有胡存约、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等几人而已。胡存约是清末民初胶澳青岛村人,祖辈经营商业,是地方上有影响的人家。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十分孝顺母亲,为当地人称道。青年时,胡存约弃读从商,经营贸易事务,在青岛口开设了瑞泰商号,经营土产杂品、日用百货,还操办货物航运。青岛建置初期,他是青岛口最大的商户之一,他曾担任青岛中华商务局董事、胶澳参议督署董事,是华人中敢于同德人争取华人利益的代表人物。
德国人要拆除天后宫的消息传出后,胡存约与傅炳昭等联络众人奋力抗争,迫使德人放弃了无理的打算,保留下这处很有价值的中国传统建筑。从此以后,胡存约享有很高威望,群众遇到重要的事情都愿意同他商议。
<胶澳志·人物志·乡贤>中也记载:“胡存约……先世经营商业,事母至孝。青岛开埠之始,市政权操诸外人,华商稍能自振代表同业以参予市政者,仅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与存约数人而已。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以此为众所倚重。有事悉就商焉。”
天后宫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淘洗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五百多年里,天后宫前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特别是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扩,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建筑群。由于当时是向南扩建,天后宫旗杆还曾被包围在院内。
1996年,青岛市政府全面修复天后宫,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的天后宫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二进庭院结构造型,建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房,还有戏楼、钟、鼓楼以及附属建筑计16栋80余间,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装饰外,其余的全部为清水墙、小灰瓦,并配以苏式彩绘、雕梁画栋引人注目,整个建设艺术体现传统和园林风格,天后宫的旗杆也移至门口。
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