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技术型、管理型人员退而不休是常态,但对很多体力劳动者来说,在岗却有些力不从心,政策不宜“一刀切”。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技术型、管理型人员退而不休是常态,但对很多体力劳动者来说,在岗却有些力不从心,政策不宜“一刀切”。然而,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对于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大家的看法并不统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释放出了延迟退休即将正式开始推行的信号。尽管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尚未出台,但不管最终政策如何落地,延迟退休注定会“众口难调”,这也是公众对延迟退休看法不一的根本原因。因此,人们担心的并非是延迟退休何时开始实施,而是担心延迟退休年龄,会成为“一刀切”式的硬性规定,损害多方利益。
中国目前施行的“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退休制度,是1953年制定的。这个政策是依据当时人均寿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的。此外,由于我国执行了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多样性的退休政策,导致平均退休年龄偏低,比国外的平均数字年轻近10岁。目前,中国人均寿命73.5岁,工作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现行退休制度对体力劳动者更显适合,对科研工作者、医生、教师、企业高管等知识型人群,在年龄上“一刀切”,或采取男女有别,均显得不尽合理。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可采取差别政策,对身体健康允许、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推迟3至5年退休,其人力资本存量不因生理年龄老化而迅速衰退,他们如能晚几年退休,对社会的贡献大于给社会增加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而对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以及劳动强度大,容易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也给他们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他们提前退休。特别是,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受教育时间也相对延长。因此,适当推迟女性退休年龄,实现男女退休年龄“步调一致”,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女平等。
既然延迟退休“众口难调”,就不能“一刀切”,应采取差别措施延迟退休,兼顾各方利益。具体来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退休年龄不能搞一刀切,应设置一个弹性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心状态,在一定年限中选择退休时间。总之,退休制度的建立,应体现男女平等和社会公平,应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应更好地激励老有所为,让老年人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同时,生活得更充实、更有尊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