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游金地6月8日讯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启动,对海峡另一端的台湾高中生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高考”,而且每年不止一次,这同样成为寒门学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下面导报记者就带领大家走进颇具特色的台湾“高考”制度。
游金地6月8日讯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启动,对海峡另一端的台湾高中生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高考”,而且每年不止一次,这同样成为寒门学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下面导报记者就带领大家走进颇具特色的台湾“高考”制度。
“学测”考不好可再拼“指考”
台湾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每年有两次大规模考试,分别是一二月份的学力测验(简称“学测”),以及7月初的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再配以“繁星计划”、“推荐甄选入学”、“特别身份学生优待入学”等方式,共同构成台湾“多元入学方案”。“学测”相当于“提前批”考试,共考五个科目,《语文》、《英文》、《数学》、《自然》和《社会》,五科都要考,每科分为15级分,考完后,大学可能还会进行第二关的面试,等到面试通过之后,考生才算真正被大学录取。
如果不满意“学测”成绩,或者面试没有过关,部分同学会选择进行第二阶段的“指考”。这次考试是选择性的,有些人可以考,有些人可以不用考,考试科目共有10科,这也是可以选择的。顾名思义,“指考”会依照各个学校的指定,来选择要考的科目。如某些大学的院系只要考《语文》、《数学》和《英文》,考生只要准备这三科即可。
“一考定终身”制度被打破
台湾政治大学林同学受访时表示,总体而言,更多的理科同学会选择“学测”,因为“学测”是五科全考,对学文科的同学来说,《自然》或《数学》会比较困难,相比较,理科生则是如鱼得水。
此外,对家境不好的同学,“指考”则会相对有利。林同学指出,因为“学测”一般要再经过甄选和面试,如有的同学家里条件差,没有才艺或海外游学经历,在这一轮会显得很弱势。而“指考”则不存在面试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台湾现行的高考制度才施行十几年而已。在2002年以前,岛内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联考”制度,也是“一考定终身”。“联考”是当时台湾社会的头等大事,无数寒门学子借此改变命运。对于“联考”与现行制度的比较,林同学认为,多元的管道还是要比单一的管道好,现在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学测”没考好的考生还可以参加“指考”,不一定要复读一年。有台媒评论称,虽然岛内仍有人对现行大学入学制度不满意,但经由各种交错的录取手段,确实让优秀人才的遗漏和错失现象大大减少。
作文的重要性越来越低?
跟大陆一样,台湾“高考”作文题目一出炉,也立刻引发媒体的争相报道。纵观历年作文题,有的紧扣新闻热点,如今年“学测”考到“歪腰邮筒”,要求考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陈述看法、感想或评论,内容须切合“歪腰邮筒”所引发的现象或回响;有的则是引经据典,如2015年“指考”引用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词句,要求以“审己以度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说、记叙、抒情皆可;而有的是以名人励志故事为引子,如2011年“指考”讲到“面包达人”吴宝春,要求依照自己的体会或见闻,以“宽与深”为题写一篇文章。
大陆的高考作文动辄要求考生写800字或1000字,相比较,台湾作文大多是“字数不限”。此外,同样是满分100分的“学测”和“指考”,里面的作文都只有27分,与大陆高考作文分值要占到总分的三分之一相差不少。对此有台媒感叹,作文在台湾的重要性越来越低。甚至有消息称,从2018年起,“指考”中的语文科目将不再考作文,全变为选择题,只有“学测”会保留作文。
游金地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优质商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标签: 台湾 台湾高考 一考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