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新品,向来在加法上都很抠,往往是一点一点的细水长流;但每次一减法,都狠得要把用户的爹娘干掉似的。
从TouchBar看苹果与键盘的恩怨情仇
iPhone7加了个镜头后,大家都说拍照还不如三星;但减了个3.5mm耳机孔,拿着一堆高阶耳机的用户,眼泪都掉了一地。而这次MacBookPro加了个TouchBar,大家还在一脸茫然怎样用之前,苹果把USB连接埠砍掉了,直接连iPhone7都不能直连新MacBookPro了。
全新的MacBookPro其实也不是第一个在键盘中加入触控萤幕的电脑,2012年就有一家叫KeyView的公司,做出了类似MacBookPro的内建萤幕键盘,而华硕在2010年,也曾推出一台内建整个触控萤幕的EeeKeyboard(骨子里其实是台小笔电),类似的尝试虽不多,但不是没有先例。所以,苹果在键盘上内建萤幕,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说TouchBar相比起他们的前辈有所不同,那绝不在于他们把触控萤幕加进键盘,而是把键盘上的功能键(FunctionKeys)减掉了(上图)。
苹果与键盘的恩怨情仇
为什么苹果又非要砍掉功能键不可?事实上,苹果向来对功能键一直苦大仇深。如果大家有读过《贾伯斯传》,应该会记得苹果创始人贾伯斯,其实对功能键本来就有莫名的仇恨:
他(贾伯斯)在苹果上感到挫败感的证据,更体现于他在史丹佛商学院对学生的演讲。当时有个学生请求他为自己的Macintosh键盘签名留念时,(贾伯斯)要求先把所有在贾伯斯离去后才加入的按键抠掉,才愿意给这台Macintosh签名。
然后,他拿出汽车钥匙,把那4个曾被他砍掉的方向键、以及最顶的一排F1、F2、F3等功能键撬掉。他目无表情的说:“我在一个一个键盘地改变世界”,然后他在这残缺不全的键盘上签字。
事实上,贾伯斯向来都十分讨厌按钮,有资料就指出他当年要求在Macintosh上去掉功能键和方向键(ArrowKeys)(上图),而在《贾伯斯传》里也有提到,他在开发iPod时是如何把电源键也减掉了,更不要说是后来透过iPhone把键盘手机完全摧毁的历史。
为什么贾伯斯这么讨厌按钮?说白了,他所讨厌的就是按键背后所代表的“复杂性”。
键盘的发展史
键盘的雏形──打字机,早就在17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但打字机是一种完全基于杠杆原理的文字输入工具,也没有什么额外功能,所以,打字机其实键位并不多(下)。
后来在1977年推出,被称为“1977Trinity”的3台先驱个人电脑:AppleII、CommodorePET及TRS-80,由于还仅在个人电脑的早期,功能也相对较少,所以它们只是采用52键的键盘(不连电源键),即使带数字键版本,也只是64个按键而已。
但后来面世的IBM-PC,除了奠定了PC今天的地位之外,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奠定了今天键盘的设计。它的键盘不是第一台加入功能键的电脑键盘,但IBM-PC最初采用了功能键的ModelF键盘,把按键增加至的84键;然后再加入包括方向键在内的一堆新按钮,变成了今天的101键的美式键盘(101KeysUSKeyboard)。随着微软后来称霸,键盘再加入视窗专用键,而变成今天的104键Windows键盘(下图)。
由于个人电脑的发展愈来愈快,功能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因此人机交互的复杂性也愈来愈高,使键盘的键数在数年之间多了接近一倍。
由此可见,随着电脑功能愈来愈多,我们需要更复杂的交互方式,因此我们开始需要新的按钮,我们需要F1-F12。随着电脑普及化,成为我们的生产力工具,我们开始需要有更有效率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需要有新的按钮,我们需要方向键、翻页键,甚至104键盘都不敷使用,需要使用各种组合快速键。
键盘的逆向发展史
可是,当键盘的键数随着电脑功能发展而创出新高之际,它遇上了另一个逆向的潮流,阻止键盘键数继续增长。
那个新潮流,就是行动(Mobile)。
在1990年代,笔记型电脑(LaptopComputer)开始流行后,厂商才开始发现:键数愈多,笔记型电脑愈不便携。不久,很快地除了少数游戏笔电之外,带数字键盘的104键渐渐在笔电上绝迹,键数大幅缩减至86键左右(下图)。
问题是今天电脑的功能之多,已经成为了我们数字生活的中枢;也由于电脑功能之多,也使我们的交互变得更复杂。但当你键数少了,可以选择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少了,为了强行把功能塞到键里,交互方式变得更复杂。
虽然电脑的键盘缩小了、按键也少了,但键盘背后所承载的任务,却变得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
举例说,当我们把笔记型电脑的数字键盘、NumLock和Home键拿掉后,我们就需要透过新的fn键,来打开键盘的“全新功能”:
按个U键,会跳出一个小写的u;
按个Shift+U,就会变成大写的U;
在键入Ctrl+U,会变成“复原”(Undo);
但当我们按了NumLock再按U,就会出了个4。
一个按键,承载了4个功能;结果无论在按键上、还是在我们的记忆里,满布一堆新的符号。
Mac的功能键之争
但是,既然在电脑有图形介面和滑鼠,拖动滑鼠就能控制位置和方向;点开目录就能打开各种功能。所以,贾伯斯才坚持在Macintosh上取消方向键和功能键──既然它们可以被更直观的滑鼠所取代,为什么还留在键盘上碍事?
但最后证明贾伯斯是错的。虽然更直观的滑鼠,可以取代方向键和功能键,但是滑鼠的直观,取代不了方向键和功能键的效率。笔电做为生产力工具,效率第一,其他免谈;故此,即使贾伯斯回归后,苹果笔电的功能键和方向键仍然被保留下来(上图)。
不过,电脑也开始由以往单纯的生产力工具,转变成生产消费者(Pro-sumer)工具。愈来愈多的非专业用户,拿着电脑进行休闲性质的生产活动,例如旅游修图和剪片、写写部落格等,但这一群非专业的用户,往往苦于太复杂的交互手段。
而贾伯斯回归后刚好站在这风口上,他进而推出各种简单易用的半专业生产工具:iPhoto、iMovie、iDVD等,因而名声鹊起。不久,他就把苹果驶入行动化、消费化浪潮的最高峰──智慧手机。
iPhone成功干掉键盘手机
在智慧手机上使用键盘,本来就十分不容易;但要这种微型键盘上承载强大的功能,成为工业设计师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且,智慧手机相比起电脑来说,销量更大、功能更个人化、更休闲化;也因为如此,大量的非专业用户,需要更简单直观的操作,因而为介面设计师带来更大挑战。
结果,贾伯斯“把功能键”撬走的逻辑成功了──这回甚至是把整个手机的键盘都撬走了。
不过这次不同的是,贾伯斯手机键盘撬走的同时,也给iPhone一个全新的键盘──可变形态的虚拟键盘(下图)。
iPhone的虚拟键盘,与诺基亚和WindowsMobile最初的那种固定形态的键盘不同,开发者能在应用里调动不同形态的按键组合:当用户需要填写文字,iPhone就会跳出QWERTY文字键盘;当用户需要输入数字时,iPhone只会跳出数字键盘、甚至只跳出定义的字符,不会每一次都把整个键盘里面那堆夹七杂八的无用按键都晒给你看。
虽然,当年键盘爱好者或重度电邮使用者,仍然声称虚拟键盘效率不能与实际键盘相比(这是真的);但当Blackberry最后也放弃实体手机键盘,就知道在智慧手机里,工作效率并不如直观的交互重要。
iPad:革命尚未成功
然后在2010年,苹果继续在触控萤幕上推进,这回是iPad,苹果心目中最理想、最直观的生产力工具。
虽然iPad一开始在消费者市场取得佳绩,但苹果一直野心勃勃,打算在在小白用户和设计师之外,向一个他们未曾染指的新市场进发──企业市场。
可是,苹果这次却遇上了一幅巨大的围墙:键盘。
不少观察者都指出,iPad在生产力上的最大缺失是没有键盘。尽管苹果不断的为iPad增加他们认为的生产力元素,但无论是更薄更轻的机身、视网膜萤幕、12寸的大尺寸、极为灵敏的触控笔、甚至是堪比桌式电脑级的处理器也好;无论iPad怎么改,也取代不了键盘的效率,也无助iPad的销量下滑。
无疑,苹果轻视了文字输入在生产力上的需要,但即使苹果在2015年推出的iPadPro,加入了SmartKeyboard,摇身一变,变成不少人眼中前途无限的“混合平板”(HybridTablet),但是仍然没能好好的挽救iPad。
监其失败原因,其实就是触控萤幕。即使触控萤幕的体验再好,也不可能超越被模拟的事物。虚拟键盘的体验,不可能比实体键盘体验要好;触控笔的效率,也不可能比实体笔要好。换言之,在生产力工具上,工作效率比起直观的交互更重要。
TouchBar的生产力?
iPad没能成功的担起生产力工具的重任,无论是iPhone式的虚拟键盘,或是混合平板的实体键盘,都救不了iPad。不过,如果把iPhone式的虚拟键盘、与混合平板的实体键盘结合又如何?
也许这个就是TouchBar的由来。
苹果现在把“功能键”这种并非常用的按钮,改为“有需要时才显示,没需要就隐藏”;然后把多出来的空间,留给其他更有需要的按键。换言之,这其实就是iPhone式可变性键盘的逻辑:在减少键数的同时,又能承载更多的功能,但又能在需要时才显示适当的交互快速键,减低交互的复杂程度;藉此平衡用户以往在便携、功能和交互上的需要。
然而,TouchBar就有生产效率吗?
如果TouchBar出现在Windows上的话,这并不好说。因为实体功能键仍然是盲打必备的重点所在,如果微软把Windows的功能键砍了,没有F5(刷新)、Alt-F4(关闭)等快捷键,估计很多人会想把微软砍了。
但是,在Mac上的情况就很不同:因为多年来Mac的功能键仅供系统使用,功能键与绝大部分具生产力的快速键无关;所以除了ESC键外,我们日常使用的一大堆组合键,包括cmd+C、cmd+V、cmd+W、cmd+R等等等,根本不受TouchBar影响。
你想要效率,仍然可以继续用快速键;换了个新应用后,你就不懂用快速键?你一样可以用TouchBar。
当虚拟键盘遇上实体键盘
TouchBar就只是一行小小的触控萤幕,它真的能让苹果重构键盘的交互吗?不知道。因为TouchBar的便捷性,必须依赖应用开发者支援,如果没应用支援的话,TouchBar再强大也只是一条一般的功能键而已。
首先,它好歹不是iPad,而是一条小小的萤幕,它能收藏的资讯和功能也十分有限。而且,你要用那个触控萤幕来进行调校,因为没有实体键,体验一样也不会好;再加上这是全新的体验,用户仍然需要时间习惯。
爱范儿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TouchBar不会砍掉你的快捷键,但仍然会很多人埋怨TouchBar影响它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要知微软刚公布全新的交互工具SurfaceDial,尽管它的设计甚具突破性,而且也只卖99.99美元,但SurfaceDial偌大的体积,在SurfaceBook上体验不会太好;而与它最合拍的SurfaceStudio,售价却高达2,999美元。
最终,会有多少人买SurfaceStudio和SurfaceDial来用?应用开发者是否愿意支援SurfaceDial?还是个疑问。
同样地,TouchBar本身就是一个视网膜级别的多点触控萤幕,成本远比普通功能键要贵上不少。目前带TouchBar的MacBookPro,在规格上只是比不带TouchBar的MacBookPro略高一点,但售价却高出300美元以上。
好歹,我们总不能把整个Photoshop的快捷键都藏到TouchBar上吧?
有多少消费者,会愿意以半台iPhone的价钱,来换一个能切换快速键的小型触控萤幕?这将决定有多少应用愿意支援TouchBar的关键所在。
实体的虚拟键盘会是未来吗?
诚然,目前我们真的不可能把Photoshop的快捷键都藏到TouchBar上,但未来就不知道了。
爱范儿认为,TouchBar只是苹果的一个全新的键盘交互实验。据资料指出,苹果看上了初创公司Sonder的电子墨水键盘,正计划要将之收购。
Sonder研发的电子墨水键盘,正好就是像TouchBar一样,能视乎不同情况,改变键上的电子墨水形态,使按键能瞬间变成另一个样子。换言之,以后我们可能根本就不需应用“选单”,只要你在特定应用或环境下,你的键盘本身就可能变成了一个图形介面式的选单。
在这时候,iPhone式的虚拟键盘,与MacBook式的实际键盘才真的的融为一体。实际键盘仍然存在,你仍然可以爽歪歪的打字(当然,很多人仍然吐槽MacBook蝶式键盘手感太差了),你也仍然能用Cmd+C等惯常用的快捷键,变成一个能同时兼具虚拟键盘的弹性和直观的全新交互方式。
TouchBar可能只是苹果改变键盘交互方式的的第一步,但这会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还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就要看果粉能不能像以往一样毫无怨言的支持了。
标签: touchbar 键盘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