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地】讯 沧口原名为“海沧”,意思是河海交汇之处。后来,随着“沧口水道”的繁衍,这里自明代开始逐渐成了胶洲湾的一个货运码头。在沧口港兴旺时期,花椒、窝梨、盐成为港口出口的三大宗特产。
沧口特产之一—花椒
花椒
在沧口港出口的商品中,大宗是花椒。
据史书记载,本地历史并无花椒生长,现时山中生长的花椒是康霖生移植栽培的结果。此见载于《即墨县志》。老者言:当地本为“跷确地”——土地瘠薄,“居民苦之”。康公至,多次在山中详加勘察,“相其上脉,唯椒为宜”。于是命属下归其故里,运椒苗至即墨,又教“山民种植栽培之法”,山民获益匪浅,“至今受公之利二百余年矣”(同治时)。感念康公恩德,山民们遂在华楼山北华阴地立康公祠奉祀。
因从沧口装船运往南方,故沧口地区的花椒非常著名,尤其是绿色花椒,堪称珍品。十年前,李沧区举办青岛赏花会,笔者随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长涧、戴家一带拍片,山野中仍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零星花椒树,山崖旁边,开放着一种小碎的粉红花,花蕾绽放早,非常素雅。可以想像,在古代大面积种植时,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象!
沧口特产之二——窝梨
窝梨
又称窝窝梨。光绪年间,高密文人孙凤云在《游崂续记》中写道:“前临沧海,后抱大山,梨园椒林,连阡接陌,乃土沃民肥之地也。西南海滩,帆樯林立,曰:‘登窑港’。”他在感叹之余,还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对此地的留恋之情。
“登窑”即如今的登瀛。
德占胶澳后,曾围绕崂山开辟了16条游览路线,其中的7号、9号、14号、16号路均经过登瀛。每到仲春梨花盛开时,游人如织,“登瀛梨雪”这一胜景也随着中外游客的到来而名播海内外。登瀛与现在的李沧东部毗邻,其梨花景观大部在现在的李沧区东部区域中,前些年笔者还曾游春观赏。
当时苏北及江浙一带民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晚宴必有“窝梨”,商人上供必供梨,因“梨”、“利”谐音,以图吉利。而“窝梨”只适合在崂山地区生长,尤其是登瀛、下河一带所产者果大皮薄汁多,很受南方人青睐。因为不愁销路,获利又远胜于种植庄稼,因此便出现了“人人栽梨树,家家有梨园”的盛况。在1925年秋季举办的青岛市“农产展览会”上,登窑、西登窑村参展的梨果均获奖。
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描述:“果木以梨为主……每年输出一千万斤……十之七八运贩于青口、海州、盐城、东台及上海等处,一部分运往诸城、胶州、海参崴、大连……”而输出外货物最多的港口就在沧口。
沧口特产之三——盐
盐
盐是矿物,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
胶州湾自古是中国盐业的发祥地,这从地理、气候、交通各方面分析,都有充要的条件。春秋时期,管仲相齐就是借着“擅鱼盐之利”而两次称霸天下。
对岸红岛韩家村被称为“渔盐小镇”,可谓名符其实。
记忆中,沧口周边晒盐的地方也有不少。南边的盐滩村,顾名思义就是以盐业而名的村落。北面的刘家、徐家也一直是以盐业为主,兼以农业。且以质量好,数量多为著名。
在读历代志书时,曾发现明朝典籍中,本地港口中有大量“腌噶米豆”对外输出一说。读来百思不得其解,老即墨地方土地瘠薄,粮食自给尚且不足,哪能多余的豆类供出口?后来,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解开了谜团。原来,历代官府对食盐课税太重,商人在报关时就此为名,是为逃脱税费玩的一种花招。确实,在古代的海关记录中,很少见到出口盐的数字。
别外,在旧志书中,我们也发现,当地出口的货物有“披猪”一项,数量巨大。可以想到,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结构中,不可能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养殖业。后来搞明白了,这也是走私食盐蒙混过关的办法。“披猪”就是白条猪。在没有冷藏设施的古代,商家运输白条猪时,可以裹上盐,以附止其腐烂。若用大量的盐裹上少量的猪或者只有盐没有猪,以此报关也就可以逃脱税赋了。
标签: 沧口港 窝梨 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