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地】讯 现在在很多家庭教育当中,特别是很多的中国家庭,由于人们的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加,有很多家庭都选择让隔辈的老人来照顾孩子,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隔代亲就是——“捧到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现在大多数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这样做原因是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另一方面自己又可以专心的工作。从某些方面看,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是我在与部分家长沟通时,这些爸爸妈妈们却向我反映:孩子喜欢黏着老人,但又不听老人的话;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老人还会护着;另外,当老人不在的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又特别的听话,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面临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间教养方式的差异,我们如何与老人沟通呢?
隔代教育
俗话说的“隔辈亲”,就是指老人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会额外的疼爱,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用“捧到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也不为过。
首先要理解,孩子是老人爱的延续,不要指责老人。
很多家长会说,老人这种溺爱孩子的行为往往让自己感到很无奈,却不敢发表什么意见,害怕惹得老人伤心,往往压抑内心的不满而不表达,长此以往,为家庭的和谐埋下了隐患。而我觉得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是老人一定要执着于宠孩子,而是面对自己早已长大的孩子的另一种爱护,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的孩子,是一种爱的延续。所有老人对隔辈孩子的维护和包容都是出于爱,这种爱与老人在年轻时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真挚,一样的愿意付出一切。
面对这种沉甸甸的爱,如果爸爸妈妈因为老人教养孩子的方式不正确而进行指责,或者很武断的直接提出我们的教养方式,老人一下子会觉得很难以接受,也会伤了老人的心。在中国大部分老人都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年轻时把照顾自己的孩子当做生活的重心;孩子长大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就把照顾孙子孙女当做自己生活的重心。我们贸然的去改变或者指责老人的教育,对他们的这种沉甸甸的爱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使用柔软的方式跟老人多进行沟通,同时还要做到更孝顺老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我们把孩子交给老人前,就需要和老人多聊一些关于教育方法的事情,让老人和自己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来引导孩子朝向更好的方向成长。爸爸妈妈也需要相信老人的教养能力,因为爸爸妈妈也都是家里的老人照顾后,才会长这么大、这么优秀,所以相信他们的育儿经验要比我们丰富的多。多和老人进行沟通,有时我们觉得可能老人的教养方式不科学,要以委婉,让老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老人沟通。
另外,想要保持跟老人的有效沟通,一定要更加孝顺他们,老人也需要爱,需要得到儿女的认同,所以,在认可老人的基础之上,才可能使沟通更加顺畅。
爸爸妈妈和家里的老人为孩子所做的一切,究其原因都是出自于爱,希望家人之间能多沟通多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因为爱而互相伤害。愿每一个孩子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其实对于很多家庭当中由一些老人们来照顾孩子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很多年轻的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其中的一些润滑剂,及时的做好调节的工作。
标签: 隔辈亲 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