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岛市 【切换城市】

青岛李沧区:活用加减法"优化"老城区

2017年04月12日   生活资讯   来源:游金地   编辑:小小游

9
摘要: 青岛李沧区:活用加减法"优化"老城区

  近日,青岛国际院士港入驻的院士团队,以激光系列技术的研发成果打开了市场之门。该项目由周寿桓院士团队注册的青岛海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果转化载体,今年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以上。同时,已入驻的其他19位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也将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加大研发力度,培育高端产业。


青岛李沧区:活用加减法

青岛李沧区:活用加减法"优化"老城区

  从传统的老工业区,到院士集聚的“创新区”,青岛市李沧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用活加减法:一“减”,搬迁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一“加”,加速创新驱动,集聚高端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做“减法”:

  搬迁老企业,寻找新动能

  “李沧作为青岛城区北部的老工业区,原有的工业产业体系中,70%以上为传统机械、化工行业,业态混杂、发展粗放,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低附加值是典型特征,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李沧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与过剩产能,加速工业企业从主城区转移,2008年青岛市启动了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李沧区被列入搬迁改造名单的企业共有55家,占全市搬迁总量的50%。区内支柱企业的青钢、青汽、青石化、碱业四大工业集团相继外迁,几乎“搬走”了全区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使其财政收入和税收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如何填补搬迁企业带来的经济缺口,避免城市产业空心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不能单纯地把工业连根拔起,而是把“优二进三”与“退二进三”结合起来腾笼换鸟,依托制造业发展累积的优势,寻获新产业发展的空间。

  “但从长远来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王希静说,“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也让我们逐渐明确了发展方向。”

  做“加法”:

  引来名院士,搭建4+N产业

  一般制造业企业不新增,一大批“高精尖”产业快速成长。在严格的产业筛选中,李沧经济中的“高精尖”结构日益凸显,走向以创新引领的“创”时代。

  在青岛国际院士港,青岛海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张琪鸣演示了最新产品——新一代激光内雕机,拍下一张照片,5分钟后,就可以在水晶中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立体三维图像。记者了解到,未来3年至5年,该团队将在激光器、激光玻璃切割等方面,生产和制造出高端智能激光系列设备。

  “创新引领的关键,离不开人才和科技两大支撑。通过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更能实现创新的集聚效应,集聚要素、形成氛围,让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王希静说。

  与此同时,一批新型产业巨头也开始落户李沧。2016年,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AWS在全球的首个联合创新中心落户李沧;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山东的首个创新中心设在李沧;与中邮集团联合打造的青岛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与中电科集团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5G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布局。李沧在全市创新产业中的地位,正实现由“跟跑”变为“并跑”,以及局部领域“领跑”的转变。

  李沧还将着重从产业、载体、人才等方面入手,瞄准高端方向,培育高端产业、打造高端载体、集聚高端人才,实施“十百千”人才计划,集聚10名世界级顶尖人才及团队,引进100名国内外知名院士,带动1000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千人计划”专家及博士、博士后集聚。

  同时,以青岛国际院士港、院士双创中心为载体,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并全面确立了以网络信息、新金融、设计研发、影视文化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撑的“4+N”产业体系,筑起产业转型的“四梁八柱”,推动李沧由科技强区迈向产业强区、经济强区。
游金地
解读热门新闻,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小小游]
标签: 青岛李沧区 加减法 高端人才 创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1
  • 2
  • 3
【日照银行·阳光贷】有品质生活更阳光
无标题文档